写景抒情优美句子摘抄
【第1句】: 描写借景抒情的精彩句段
人游走在景物中,不断找寻自己的面影。
群星闪烁,上弦月弯弯的嵌在星空里,枣林里流动着一阵阵清香——并不是枣树的香,是花香。 现在夜已很深,屋子里没有点灯,春风轻轻的从窗外吹进来,送来了满屋花香。
夜更静,静得仿佛可以听见露珠往花瓣上滴落的声音。 流星刚升起,一弯蛾眉般的下弦月,正挂在远处的树梢。
风中还带着花香,景色神秘而美丽。 暴雨就像是个深夜闯入豪门香闺中的浪子,来得突然,去得也快。
可是他来过之后,所有的一切都已被他滋润,被他改变了。树林中带着初春木叶的清香,风中的寒意,虽更重,但天地间却是和平而宁静的。
没有人,没有声音,红尘中的喧哗和烦恼,似已完全被隔绝在屋门外。 只不过世上一些最危险,最可怕的事,往往就是隐藏在这平静中的。
蓝的天,归的云,阳光刚刚升起,照在红的花,绿的叶子上,叶子上还带着晶莹、透明 的新鲜露珠。 风也是新鲜的,新鲜而芬芳,就仿佛像多情少女的呼吸。
没有雾,淡淡的白云缥缈,看来却像是梦一样。一阵风吹过,苍松间的昏鸦惊起,西天一拣斜阳更淡了。
然后暮色就已笼罩大地。月满中天。
秋风中浮动着桂子的清香。桂子的香气之中,却充满了肃杀之意。
风从窗外吹进来,月光从窗外照进来,风和月同样冷。 古往今来,也不知有多少人,用过多少名词形容“柳”。
有人说柳如丝,有人说柳如雪,不管是如丝如雪,在一般人心目中,柳总是柔的。春夜,春雨,巴山。
春夜的夜雨总是令人愁,尤其是在已山,落寞的山岭,倾斜的石径,泼墨般的苔痕……多少前辈名侠的凄惨往事都已被埋葬在苔痕下,多少春花尚未发,就已化作春泥。 落日忽然从一片苍茫混沌的云层中露了出来,落日已经红了,很红。
落日最红的时候,就是它即将沉没的时候。人呢?人是否也如此? 雪,遇到温暖的阳光,当然会溶化,然而,一块千年寒冰却不会溶化,不但不溶化,反而会使阳光变冷,变得黯然失色。
这是初夏,阳光灿烂,海水湛蓝,海鸥轻巧地向船桅间滑过,生命是多彩的,充满了青春的欢乐。 深邃的厅堂,一重又一重。
一重又一重竹帘深重,将十丈红尘全都隔绝在帘外,却将深山秋韵全部深深的藏在厅堂中。 竹帘问有燕子盘旋梁上,昔日王谢堂前燕,今日莫非已飞来此家院?案头的钟鼎,莫非是金谷故物? 一抹朝阳,满地花荫,帘外鸟语啁啾,更显得厅堂分外宁静,三王垂髫童子,正在等着卷帘迎客。
图画般的山林问,还亮着一点点灯光,映着那一幢幢亭台楼阁,竹篱茅舍,也映着那一道瀑布。 瀑布从天而降,飞珠溅玉,灿烂如银。
奇怪的是,这么大的瀑布自半空中倒挂而下,泄入湖中,水声并不震耳,反而如鸣琴奏玉,听来更觉神清气爽,显然水力已被巧妙的渲泄了很多。 风声中似乎隐隐有丝竹声传来,衬着瑶碧般的流水声,使这图画般的山谷,看来更平和而安静。
夜已深,四下静得很。 深山里那种总带着几分凄凉的静寂,绝不是红尘中人能想得到的。
虽然有风在吹,吹得树叶飕飕的响,但也只不过使得这寂静更添几分萧索之意。 春天的太阳就像是小姑娘的脸一样,终于羞答答的从云层中露出来了,暖洋洋的照在这条热闹的长街上。
大姐姐小弟弟少奶奶老太太都脱下了棉袄,穿上了有红有绿的春天衣裳,在街上溜达着晒太阳,让别人看他们的新衣裳。 用三根鸡毛两个铜钱做成的毽子满街跳跃,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风筝飞满在蓝天上,连老太爷的嘴里都偷偷的含着一颗桂花糖。
漫长寒冷的冬天终于过去了,大家都准备好好的享受一下春天的欢乐。 山坡下的一丛杜鹃已经开花了,远处的青山被春雨洗得青翠如玉,一双蝴蝶飞入花丛,又飞出来,庭园寂寂,仿佛已在红尘外。
前面是一片春天,旭日刚刚从青翠远山外升起,微风中带着远山新发木叶的芬芳,露珠在阳光下闪亮得就像是初恋情人的眼睛。 霹雳一声,春雷又响起。
倾盆的暴雨像是一股积郁在胸中已久的怒气,终于落了下来。 一道道闪电撕裂了黝黑的苍穹,一颗颗雨点珍珠般闪着银光,然后就变成了一片银色的 光幕,笼罩了黑暗的土地。
现在本来已经应该是日出的时候了,可是在没有闪电的时候,天地间却更黑暗。 这个世界上大概很少有人会把沙漠和海洋联想到一起。
海洋是生动的、壮阔的、美丽的,充满了生命的活力,令人心胸开朗,热血奔放。 有很多人热爱海洋就好像他们热爱生命一样。
沙漠呢?没有人会喜欢沙漠,到过沙漠的人,没有人会想再去第二次。 可是一个人如果真正能同样了解海洋和沙漠,就会发现这两个看来截然不同的地方,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。
它们都同样无情,同样都能使人类感觉到生命的渺小和卑微,同样都充满了令人类完全无法忍受的变动。在这种变化中,人类的生命立刻就会变得像铁锤下的蛋壳那么脆弱。
在某一方面来说,海洋甚至比沙漠更暴厉更冷酷,而且还带着某种对人类的无情讥笑。 ——海水虽然碧绿,可爱,可是在海上渴死的人很可能比在沙漠上渴死的更多。
你看这江水奔涨,终日不停,就算有人将万两黄金丢下去,也只不过会溅起一片水花而已,等到水花消失时,江流还是不改,就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。不管你投入的是万两黄金,还是百斤。
【第2句】: 写景优美段落摘抄
亲!很高兴为您解答!!偶有一下的段落,请摘抄:尽日思春不见春,芒鞋踏破岭头云。
归来笑拈梅花嗅,春在枝头已十分。”春经过了整个冬天的沉思,走过了冰雪消融,经历了咋暖还寒,山披绿装,春光明媚,春风和煦,蝶舞花间。
春不知不觉间已经与我们融为一体,春流淌在我们的心间,代替了冬日的棉衣。 浴沐在春光下,收回目光,微闭双眼,静一静神,任思绪在清风中飞扬,打量春天,思量春天,人们或许会问,是春天向我们走来,还是我们路过春天?不同的人所问时的内心取向将是不同的。
无知无畏者所问,已心有所往地肯定着,只不过想从别处得到验证,好心安理得地与感觉中的春天相呼应;若有所思者所问,问时已是心存否定,只是犹豫彷徨,不敢自己给自己一个否定;至于智者,却是明知故问,他们已经通过自己的人生阅历找到答案:春天不是向人们走来又离去,而是人生路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天。 无知无畏者多是青春年少,他更习惯于“以我为中心”生活,“以我为中心”思考和看待事物,他还有着“我拿青春赌明天”的勇气和义无反顾。
若有所思者多是其实已明白而又心存不甘的中年人,他外表坚强,内心脆弱,看似沉着,其实彷徨,心有所往,但又犹豫不决,心意已定,但又顾左右而言他,思春想春,但又怕伤春春离。至于智者,多半是将暮将秋大智若愚的老成者,他目光如炬,直指心底,他从容淡定看云卷云舒斗转星移,他身心合一,为心所欲而不越矩。
春向我走来与路过春天,两者取向大不相同。春向我走来,那是春已意有所属,春因我而存在,春因我而生,春为我而容,春怕我错过了美丽,移情别恋,急不可待地向我扑面而来,正所谓春意绵绵,春风扑面。
面对着春的的情意,春的向往,我别无选择,只能拥抱春天,感受着春的气息,品味着温暖与美丽,我为春醉,春为我容。路过春天,则是我们意属春天,热爱春天,明白春天,懂得春天。
春不为人类所独有,春天不仅给人类带来温暖和美丽,还带给大地、山川、河流温暖与美丽,让大地复苏,让山川披绿,让河流解冻;春天不仅带给蓝天和白云温暖与美丽,还带给小草、花朵温暖与美丽,让小草随风而动荡漾摇曳,让花朵沐浴阳光绚丽多姿。一切与共享相左,把春独揽怀中的念头,都不应该有,这是非份之想。
懂得路过春天,我们会明白,自然界自有自然界的规律,春可遇不可求,冬去春来,四季轮回,是人力不可改变的,春不会因你喜欢而来,也不会因你伤悲而去。懂得路过春天,我们会明白,春仅是自然界中的一景,四季中的一季,春季有春季的温暖和美丽,夏季有夏季的热烈与淋漓,秋季有秋季的凝炼与丰富,冬季有冬季的深沉与思考,四季皆好景,只是人们不会不懂得欣赏各季的美罢了。
懂得路过春天,我们还会明白,春的存在,要以夏秋冬的存在为依托,没有夏秋冬的存在,春天不成为春天,在我们欣赏春的美丽的同时,我们不能忘了夏秋冬的付出与衬托。 明白路过春天,我们会更加从容大度。
不会因春天的到来而欣喜若狂,手舞足蹈,也不会因春天的离去而含悲带伤,以泪洗面。春天来临时,我们会优雅地邀请春天与我共舞,共度时光,共感温馨,春天离去时,我们会面带微笑为她送行,热情欢迎她明年再来。
如此,我们才能从容走过春夏秋冬,不会喜春厌冬,也不会好秋恶夏,从容度过一个个平凡的日子,亦让日子从容从指间流过。如此,我们便会有着“无意苦争春,一任群芳妒”的超脱与萧洒,有着“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”的休闲与懒散,多些“春江水暖人先知”的兴趣,少些“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”的伤感,多些平和宁静胜似闲庭信步的洒脱,少些"花无人戴,酒无人劝,醉也无人管"的孤独.如此,春不会有忧伤,也不会有负担,春会更自然和谐地与人类相处,自由的选择与我们同行的方式,可以选择相约而会,相依相偎,在雨中漫步,与雨并肩,在海边听风,与风同行。
也可选择不期而遇,让我们感受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犁花开”的欣喜。 路过春天,有了从容,则会多些思考与观察。
我们不会仅仅专注于春的外在表现,在欣赏春的温暖与美丽的同时,会思考春的内涵,思考春因着什么缘由而温暖与美丽。春有坚强的意志,春经历了夏的炎热,秋的凄凉,冬的寒冷,才破土而出,把温暖与美丽带给人间。
春宽容豁达,她把一身的绿装和五彩缤纷还有生机留给了夏,退到幕后而毫无怨言。春是积极向上的,春的思考方式全是积极,春的行动方式全是迅速,春解决困难的方式只有决心和斗志。
春又是坦荡的,春不会犹抱枇杷半遮面,春尽似裸露地展现在人们面前,不仅让人看到了她“春风春雨似春柳”柔美的一面,也让人体会她“二月春风似剪刀”柔中有刚的一面。春天的优势就是她不断冲破阻力,不断发展、不断生长的力量!正因为如此,春夺取了冬的阵地。
如此,我们才会懂得春天,赞美春天,更加珍惜春天,深切地感受春天,更好地融入春天。 春天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,太阳是红灿灿的,天空是湛蓝的,树梢是嫩绿的,迎春花是娇黄的……难怪诗人爱吟咏春天,画家爱描绘春天,因为春天是世界一切美的融合,。
【第3句】: 写景优美句子摘抄
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。船在动,星也在动,它们是这样低,真是摇摇欲坠呢!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,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。海上的夜是柔和的,是静寂的,是梦幻的。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,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,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。这时我忘记了一切。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,我沉睡着。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,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。
再看那柔弱的柳树吧,在寒冬余威尚盛时节,就早早苏醒过来,望着冰冻的河面,迎着凛冽的寒风,它微微察觉出一丝春意,于是,不顾一切地率先吐翠,淡淡地披起娇黄嫩绿的新装.沿河望去,枝梢间烟纱雾彀,一片生机,这情景仿佛一首动人的歌,一首热烈向往春天的歌,一首报告春的信息的歌,一首表达美好信念的歌.我在想:既然迎春花被人称作报春花,那么,柳树可不可以叫作报春树呢 春来了,万千柳枝在春风中袅袅舞动.柳树是热爱春天的,春天也是热爱柳树的.
夏季,西湖的湖面上,荷叶、荷花挨挨挤挤。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洁白如玉的荷花,娴静、素洁,真是“出污泥而不染。”荷叶托着那些晶莹、如玛瑙般的露珠,又守护着亭亭玉立的荷花和胖胖的花骨朵,就简直是一幅用大画家的画卷也不上的美丽风景画。
【第4句】: 写景美文摘抄
半片黄叶落下,我听到一丝生命枯萎的声音。
是的,雁子又要南飞了,树杈上又只剩下了枯枝,泉水渐渐干涸,寒意悄然袭来,这一切都告诉我,冬天到了。 在我看来,冬天是最不浪漫的季节,特别是南方的冬天,它看不到北方的银装素裹,冰天雪地;也看不到西部的万里荒漠,悄无人声。
南方的冬天永远都只是一片萧条之色。天很冷很冷,却不带一丝湿润,浸入骨髓的冰凉仿佛要把身体的所有温暖都抽去,只留下如干絮般散漫的冷一团一团的塞在胸肺间。
在这样的季节里,人的思维都会被冻住,什末情感,浪漫会在刹那间被抛之九霄云外。在这样的境况下,难以提起一丝好兴致,哪怕偶尔有所愿望,也会很快被扔到记忆的角落里。
站在户外,轻轻的嘘一口气,一团白雾裹着一份温暖袅袅升空,在半空中伸展,氤氲,半晌又汇入了干冷的空气。刚刚燃起的一点希望有破灭了,消失得轻悄而又平静,仿佛从来就不曾有过,又恍惚有过这末一份特别的湿润。
小澍长成大树,到了冬天便成了老树,老树枝桠交错,只有几片稀稀落落的叶子点缀着生命的痕迹。树皮微现焦黄,仿佛在火上烤了许久,煎熬的失了神采,半卷曲着好像随时都会坠地。
夏日里花叶田田的荷塘,此时都只剩下了根根枯管,片片残叶。早已没了衔露含珠的风韵。
寒风轻摇,枯和倓叶,仿佛悄悄的诉说着昔日美艳,又仿佛轻轻暗泣着如今没落。倘若再来一场冷雨,更催花落,倒符了李义山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心境。
南方的山向来不如北方的高大巍峨,到了冬日更失了往日的润朗,之留下了略带灰蒙的身影悄然耸立于天地间。默守着一份寂静。
倘若在北方,来一场大雪,将群山覆盖上一层苍茫的白色,那有是一副磅礴的好图景,巍芒间孕育着新的希望。只可惜南方无雪,如同土丘半散漫开的小山零零落落的点缀在辽阔的江汉平原上,山间便只剩下松柏苍翠的影子,但之绿色都如同带着一层霜,淡绿中隐隐的泛出青灰。
远望去仿佛被飞扬的尘土覆住了。 站在江边,这才发现昔日里的天堑而今只剩下了窄窄的一道灰链,昔日里浪拍千石的江畔现下已是波澜不兴。
江水仿佛被冻住了,连东注的流速都似乎被停住了,一切都现着一片死寂。 是的,南方的冬天便只能用死寂来形容,看不到一丝生命的动感。
天地间唯存单一的灰蒙。这种萧条的氛围充斥了万物,一点一点的抽走了它们生命的活力。
身于此,只有寄情于窗前,遥送上一瓣心香,盼望能有一丝新绿破土,寄来春的希望。 外一篇 丁香雨愁 江南的六月,细雨绵绵。
午后不知什么时候又飘起毛毛细雨,喜欢在这样的细雨中漫步,让肌肤感受柔雨的清新和细腻。细雨的丝丝清新和丝丝缠绵让我感觉到自然,纯真和透明。
喜欢在这样细雨的日子独倚窗前静赏风卷雨绵。潇潇洒洒如一幅雅致飘逸的画卷。
朦胧依旧,思绪飘飞。 烟雨蒙蒙,弥漫成一种情调。
喜欢在细雨蒙蒙的日子听着抒情的音乐,欣赏美丽的文字。音乐能带给我一种纯净,文字是我的另一种生命。
倘佯在散文的清新隽永中,倘佯在诗词歌赋的古典里,享受着自己的宁静。思绪轻轻掠过如水文字。
“青鸟不识云外信,丁香空结雨中愁。”读到这样的诗句总是有一种幽婉情思,淡淡的忧伤轻掠心湖。
细雨霏霏,朦胧中仿佛看到淡紫色的丁香花在雨中轻轻摇曳,细雨在丁香丛中淅淅吟咏,如烟似雾,凄婉净美。雨雾在紫色的丁香花上聚凝莹露,清亮如玉。
缄结不开的丁香雨愁,缄结不开的如水情怀。晶莹的眼泪悄然滑落,思绪如丁香花雨一样纷纷扬扬飘向远方。
些许怅然,一廉幽梦随着绵绵雨丝泻进心里,泛起一串串涟漪。 窗外细雨飘洒,窗内抒情凄美的歌声飘飞: 当爱不能同情当爱不能哭 留在心里那一点点的恨还真苦 没有人能作主没有人服输 爱情的蛮横和残酷无处申诉 谁不贪图那多一点的在乎 想要爱又吃不了苦就别欺负 虽然结束也不要不甘不服 曾有过就要满足要真的祝福 我只是难过不能陪你一起老 再也没有机会看到你的笑 记住你的好却让痛苦更翻搅 回忆在心里绕啊绕我多么的想逃 我只是难过不能陪你一起老 每天都能够看到你的笑 少了个依靠伤心没人可以抱 眼泪擦都擦不掉你知道 希望你知道我是真心的祝福 只要你过得好快乐就好 黄品冠的《陪你一起老》是我们共同喜欢的歌,每次听它心里都有很深的感触!让我深深想起你。
我多想陪你一起老,可以和你牵手看夕阳,我多想陪你一起老,可以和你临窗听雨,我多想陪你一起老,可以和你相偎相依…… 在烟雨朦胧中美丽的往事如丁香花絮飘飞,如约而来的是你的容颜和悄然呢喃。往事像一卷卷陈旧的黑白胶片,在我面前慢慢舒展开来。
依旧是细雨绵绵的季节,我和你从生命的两端,在某个中点,悄然而遇,而后又交叉而过。花开花谢,往事如烟。
心灵深处却还是馨香一片,心情依旧因你芬芳。 在低缓的音乐背景下,在莫名的怅然中,心情也随着雨声淅淅又沥沥…… 外二篇 落花人生 果戈理说:“青春终究是幸福,因为它有未来。
(一) 花开无声,花落无息,是一种境界。花开花落,不过须臾的昙花一现,刹那芳华,终究归于平静。
春去秋来,落英缤纷,只恐怕物是人非,花枯叶零。但早已心如止水,毕竟享过花开。
【第5句】: 要写景抒情的好段
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,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。叶子出水很高,像亭亭的舞女的裙。层层的叶子中间,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,有袅娜地开着的,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;正如一粒粒的明珠,又如碧天里的星星,又如刚出浴的美人。微风过处,送来缕缕清香,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。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,像闪电般,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。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,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。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,遮住了,不能见一些颜色;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。
月光如流水一般,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。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。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;又像笼着轻纱的梦。虽然是满月,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,所以不能朗照;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——酣眠固不可少,小睡也别有风味的。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,高处丛生的灌木,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,峭楞楞如鬼一般;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,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。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;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,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。
荷塘的四面,远远近近,高高低低都是树,而杨柳最多。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;只在小路一旁,漏着几段空隙,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。树色一例是阴阴的,乍看像一团烟雾;但杨柳的丰姿,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。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,只有些大意罢了。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,没精打采的,是渴睡人的眼。这时候最热闹的,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;但热闹是它们的,我什么也没有
选自:朱自清《河塘月色》
【第6句】: 求描写抒情的优美句段``
秋雨打着她们的脸。
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,低低地压着大地。 已经是深秋了,森林里那一望无际的林木都已光秃,老树阴郁地 站着,让褐色的苔掩住它身上的皱纹。
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 丽的衣裳,它们只好枯秃地站在那里。 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,早晨像露珠一样新鲜。
天空发出柔 和的光辉,澄清又缥缈,使人想听见一阵高飞的云雀的歌唱,正 如望着碧海想着见一片白帆。夕阳是时间的翅膀,当它飞遁时有 一刹那极其绚烂的展开。
于是薄暮。 晚秋底澄清的天,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;强烈的白光在空 中跳动着,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;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 丰满的穗头,好似波动着的红水;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上 了凋敝的颜色。
多明媚的秋天哪,这里,再也不是焦土和灰烬,这是千万座山 风都披着红毯的旺盛的国土。那满身嵌着弹皮的红松,仍然活着, 傲立在高高的山岩上,山谷中汽笛欢腾,白望在稻田里缓缓飞翔。
当峭厉的西风把天空刷得愈加高远的时候;当陌上呼头的孩子 望断了最后一只南飞雁的时候;当辽阔的大野无边的青草被摇曳 得株株枯黄的时候—一当在这个时候,便是秋了,便是树木落叶 的季节了。 秋后的后半夜.月亮下去了,太阳还没有出,只剩下一片乌蓝 的天;除了夜游的东西,什么都睡着。
秋末的黄昏来得总是很快,还没等山野上被日光蒸发起的水气 消散.太阳就落进了西山。于是,山谷中的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, 驱赶着白色的雾气,向山下游荡;而山峰的阴影,更快地倒压在 村庄上,阴影越来越浓,渐渐和夜色混为一体,但不久,又被月 亮烛成银灰色了。
将圆未圆的明月,渐渐升到高空。一片透明的灰云,淡淡的遮 住月光,田野上面,仿佛笼起一片轻烟,股股脱脱,如同坠人梦 境。
晚云飘过之后,田野上烟消雾散,水一样的清光,冲洗着柔 和的秋夜。 秋夜,天高露浓,一弯月牙在西南天边静静地挂着。
清冷的月 光洒下大地,是那么幽黯,银河的繁星却越发灿烂起来。茂密无 边的高粱、玉米、谷子地里,此唱彼应地响着秋虫的唧令声,蝈 蝈也偶然加上几声伴奏,吹地翁像断断续续吹着寒茄。
柳树在路 边静静地垂着枝条,荫影罩着蜿蜒的野草丛丛的小路。 ……月亮上来了,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,老远的躲在树缝里, 像个乡下姑娘,羞答答的。
从前人说:“千呼万唤始出来,犹抱 琵琶半遮面”。真有点儿!云越来越厚,由他罢,懒得去管了。
可是想,若是一个秋夜,刮点西风也好。虽不是真松树,但那奔 腾澎湃的“涛”声也该得听吧。
西风自然是不会来的。临睡时,我们在堂中点上两三枝洋蜡。
怯怯的焰子让大屋顶压着,喘不出气来。我们隔着烛光彼此相看, 也像蒙着一层烟雾。
外面是连天漫地一片黑,海似的。只有远近 几声犬吠,教我们知道还在人间世里。
蔚蓝色的天空.在深秋时节,一尘不染,晶莹透明。朵朵霞云 照映在清澈的嘉陵江上;鱼鳞的微波,碧绿的江水,增添了浮云 的彩色,分外绚丽。
凉爽清明的秋夜里,明亮而发红的火星在星空中为我们增添了 不少的光彩和趣味。近来每晚八点钟以后,火星就从东南方的地 平线升起。
它比附近天空中的任何一个星星都亮,不论你在哪里, 都很容易找到它。 北国的落叶,渲染出一派多么悲壮的气氛!落叶染作金黄色, 或者竟是朱红绀赭罢。
最初坠落的,也许只是那么一片两片,像 一只两只断魂的金蝴蝶。但接着,便有哗哗的金红的阵雨了。
接 着,便在树下铺出一片金红的地毯。而在这地毯之上,铁铸也似 的,竖着光秃秃的疏落的树干和枝桠,直刺着高远的蓝天和淡云。
北方的果树,到秋来,也是一种奇景。第一是枣子树;屋角, 墙头,茅房边上,灶房门口,它都会一株株的长大起来。
像橄榄 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,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,显出淡绿微 黄的颜色的时候,正是秋的全盛时期;等枣树叶落,枣子红完, 西北风就要起来了。 北国的槐树,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。
象花而又不 是花的那一种落蕊,早晨起来,会铺得满地。脚踏上去,声音也 没有,气味也没有,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。
秋蝉的衰弱的残声,更是北国的特产;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, 屋子又低,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,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。在南方 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。
这秋蝉的嘶叫,在北平可和 蟋蟀耗子一样,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。
【第7句】: 摘抄优美写景散文五篇
四月中的细雨.忽晴忽落,把空气洗得怪清凉的。
嫩树叶儿依然很小,可是处处有些绿意。含羞的春阳只轻轻的,从薄云里探出一些柔和的光线,地上的人影,树影都显得很微淡的。
野桃花开得最早,淡淡的粉色在风雨里摆动,好像媚弱的小村女,打扮得简单而秀美。——《二马》 王统照笔下景物描写范例: 天气是醉人的温暖,恰好是樱花落尽的时季。
细沙的行人道上满是狼藉的粉色花片,有些便沾挂在平铺的碧草上。几树梨花还点缀着嫩白的残瓣。
北面与西面小山上全罩着淡蓝色的衣校,小燕子来回在林中穿跳。在这里正是一年好景的残春,到处有媚丽的光景使人流连。
——《山雨》 郑振铎笔下景物描写范例: 沿路的景物真不坏,江南的仲夏,原是一副天上乐园的景色。一路上没有一块荒土,都是绿的稻,绿的树,绿的桑林。
偶然见些池塘,也都有粗大的荷叶与细小的菱叶浮泛在水面。—一《鸟》 周立波笔下景物描写范例: 太阳透过榆树的密密层层的叶子,把阳光的圆影照射在地上。
夏末秋初的南风刮来了新的麦子的香气和蒿草的气息。北满的夏末秋初是漂亮的季节,这是全年最好的日子。
天气不凉,也不顶热,地里还有些青色,人也不太忙。 ——《暴风骤雨》 沈从文笔下景物描写范例: 沿河两岸连山皆深碧一色,山头常戴了点白雪,河水则清明如玉。
在这样一条河水里旅行,望着水光山色,体会水手们在工作上与饮食上的勇敢处,使我在寂寞里不由得不常作微笑!——《湘行散记》 郁达夫笔下景物描写范例: 一江秋水,依旧是澄蓝澈底。两岸的秋山,依旧在袅娜迎人。
苍江几曲,就有九簇苇丛,几弯村落,在那里点缀。你坐在轮船舱里,只须抬一抬头,劈面就有江岸乌桕树的红叶和去天不远的青山向你招呼。
——郁达夫《烟影》 秦牧笔下景物描写范例: 海涛拍击岩石和沙滩的声音永无休止地喧响着。几乎像一条白线似的浪花从远处奔腾而来,猛碰到岸边,发出富有韵律的激溅的声音,然后迸着泡沫,消失在沙石之间。
后e5a48de588b6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7383165面一排浪花又紧接着追逐上来……——秦牧《黄金海岸》 郭沫若笔下景物描写范例: 水流虽然比起上游来已经从群山之中解放了,但依然相当湍激,因此颇有放纵不羁之概,河面相当辽阔,每每有大小的洲屿,戴着新生的杂木。春夏虽然青翠,入了冬季便成为疏落的寒林。
水色,除夏季洪水期呈出红色之外,是浓厚的天青。远近的滩声不断地唱和着。
——郭沫若《峨眉山下》 《神秘的错高湖》范文:——边巴扎西 到过西藏的人们,如果没有去过西藏的“江南”——林芝,那么应该是一个遗憾。到过林芝的人们,如果没有亲临过错高湖,那么,应该是一个大的遗憾。
错高湖,位于林芝西北部的贡布江达县错高乡,那里气候宜人,景色优美。 湖的周围是连绵不断的山峰。
湖水碧绿,清澈见底。无风的时候,水平如镜,朵朵白云,青青山影倒映于湖面,山光水色,融为一体。
大大小小的鱼儿在水中穿梭,好像是在崇山、白云之间游动,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。 那湖水,被当地人们誉为“圣水”。
它冬暖夏凉,当大自然被浸渍于严寒之际,它却依然碧波荡漾。湖中鱼类繁多,湖边珍禽成群,传说湖底还有怪畜猛兽。
也有人称自己亲眼见过两条大鱼,说是一条就有几辆卡车连起来那么长,当它们游出湖面嬉戏的时候,搅动得湖水像开了锅一样。这给错高湖又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。
有时候,人们还能看到这样的幻景:湖面映出了草原、雪山,甚至能清楚地看到拉萨繁华市场的一角和法会的热烈场面。这些,就是所说的海市蜃楼吧。
最给湖面添色的,自然应是湖中的那座小岛。小岛圆如一顶毡帽,周围绿树环绕,中央便是那远近闻名的格萨尔王庙。
传说格萨尔王东去灭妖归来,路经错高湖,被那里的景色深深吸引,便在这座小岛上停下来,欣赏湖光山色,久久不愿离去。后人为了纪念他,便在小岛上建起了这座格萨尔王庙,立起了他的塑像,记下了他的伟迹。
庙内,终日油灯闪烁,经声不绝;庙外,香烟弥漫,金幡飘动,引来了无数信徒和观光者。
【第8句】: 摘抄600字以上借景抒情类写景的美文
1夏 感梁衡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、热烈、急促的旋律。
好象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、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,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,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。轻飞漫舞的蜂蝶不多见了,却换来烦人的蝉儿。
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。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,麦浪翻滚着,扑打着远处的山,天上的云,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,象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。
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,热风浮动着,飘过田野,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。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,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,在田野上滚动,在天地间升腾。
夏天到了。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。
按绘画的观点,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。春之色为冷的绿,如碧波,如嫩竹,贮满希望之情;秋之色为热的赤,如夕阳,如红叶,标志着事物的终极。
夏天当春华秋实之间,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枣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,正是一个承前启后、生命交替的旺季。你看,麦子刚刚割过,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、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、玉米,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,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。
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,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,蓬蓬勃发,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冲刺。 [赏析]本文寥寥数百字,却堪称当代散文中难得的精品。
文章起笔连用三个比喻,“一锅冷水”“密密厚发”“黛色长墙”看似扑拙,却从感觉和视觉上贴切地再现了“整个夏天”“芊芊细草”“淡淡绿烟”的特点,勾勒出夏景的宏观。而“烦人的蝉儿,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”一句,则宛然上述一组镜头的画外音乐。
这儿的“烦”,显示着夏的热力,却绝不沉闷;悠悠溢出树间的声声长鸣,映衬着夏景的明快,烘托着一种“蝉噪林逾静”的氛围,也更加表现出夏日大地的充实、厚重。于是,在声色互补、虚实交融之中,作者已经为全文定下了昂扬积极的主调。
2夏至微山湖李胜 跳跃的微山湖水逐波赶浪,一望无际的湖面上偶尔有被水托出的村庄,柳荫下,一碧青砖瓦房,白云深处隐约可见几里长的渔网。 乘坐小舟驶向湖心,你便看到夹岸湖苇向你招手,湖苇丛中摇荡出成群结队的牛羊,在低头觅食。
勤劳的农人开始一天的忙碌。我们的小舟顺风驶在辽阔的湖面上。
成群的鸭鹅在老汉的吆喝中争先出巢,欢叫着,纷纷跳入水中,翅膀拍打着水面。悠闲的渔人光着脚板在村头的树荫下谈论着,秀美的村姑系着白裙、红裙在石台上揉洗着衣服,看到远客到来,都抬头相望。
如果你和好客的渔人攀谈,他们会热情地做你的导游;假若你与姑娘们交谈,她们会爽朗地和你说笑。再放眼四望,你便会发现碧如盘的荷叶掺杂着点点红光,团团雪球,成片成排地几十亩、几百亩地出现。
那瞪着圆圆眼睛的老荷果和人摇头,渔人会笑着说:“那半闭着的莲蓬才是生吃的佳果。”小舟欢快地穿过鸡豆塘,越过菱角池,划向空白水处。
长长的渔网不在眼前,一叶小舟在一村姑的驾驶下,从荷塘中穿出,驶向下网处,村姑用手里的船桨拍打水面,吆喝着,样子逗人。渔人说,她遇上了大鱼,在向网中赶。
远处的青山近了,层层树林、果林遍布群山。山脚下,宽敞的柏油马路人来人往,宽阔的码头,排排船队在静候着。
夕阳如光屁股的孩子,一溜烟地跑进西天的山脚。远处的村庄绕上一层薄雾,渐渐模糊。
河曲摇渡的老翁唠叨着收工,我们的小舟在烟波中流去,身后,那苍山、那小树、那近水……呈现出一个金黄的世界。(摘自《人民日报》)[赏析]文中描写的是水乡夏日的风物情调。
以湖为中心,放眼四望,湖光山色尽收眼底,牛羊鸭鹅尽在画中,一幅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图景在作者的妙笔涂抹下,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!在作者的笔下,一切有生命没生命的东西都具有了人的感情,比如“跳跃的微山湖水逐波赶浪”“湖苇向你招手”“那瞪着圆圆眼睛的老荷果和人摇头”等,使画面的调子更加明快。另外,文章用词看似信手拈来,却极为准确、传神,比如“湖面上偶尔有被水托出的村庄”中的“托”,“摇荡出成群结队的牛羊”中的“摇荡”。
3苦 夏冯骥才这一日,终于搁下扇子。来自天上干燥清爽的风,忽吹得我衣诀飞举,并从袖口和裤管钻进来,把周身滑溜溜地抚动。
我惊讶地看着阳光下依旧夺目的风景,不明白数日前那个酷烈非常的夏天突然到哪里了。四季是来自于宇宙的最大节拍。
在每一个节拍里,大地的景观便全然变化与更新。四季还赋予地球以诗,故而悟性极强的中国人,在绝句中确立的法则是:起,承,转,合。
这四个字恰恰就是四季的本质。起始如春,承续似夏,转变若秋,合拢为冬。
合在一起,不正是地球生命完整的一轮?为此,天地间一切生命全部依法从着这一节拍,无论岁岁枯荣与生死的花草百虫,还是生命百岁的漫漫人生。然而在这生命的四季里,最壮美和最热烈的不是这长长的夏么?女人们孩提时的记忆散布在四季,男人们的童年往事大多在夏天里。
这是由于我们儿时的伴侣总是各种各样的昆虫。蜻蜓、天牛、蚂蚱、螳螂、蝴蝶、蝉、蚂蚁、蚯蚓,此外还有青蛙和鱼儿。
它们都是夏日生活的主角;每种昆虫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。甚至我。